李鴻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高雄市縣合併後,治水防洪綱要計畫要更完整,以現有的數值模式、電腦模式就可算清楚,再去編預算。

     新加坡是非常高度發展國家,淹水問題也不比台灣小,傳統的手法是水一進來,趕快排到排水溝、再進到大海。新加坡的淹水跟高雄類似,高市只要通過一個法令,建商必須要把都市開發多出來的水量消化掉,這樣就能讓下水道的負擔完全消失,如此下雨時先到小系統、中系統再到大系統,亦即應從都市更新角度來看治水才行,若從工程角度來治水是無解的,要把暴雨頻率從二年變成五年,一搞搞二十年,經費也是天文數字。

     光談工程治水無法應付像高雄、台中這樣極度開發地區,但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困難,因為跨了好幾個局處,同時這不是台灣熟悉的運作方式,因為介面太多。

     像大陸天津做區域更新,就把蓄洪設施、排水設施做起來,小系統是建商在開發的過程中就必須完成的,天津是很好的案例,但這牽扯到政府政策的操作。

     而台北縣新莊都會區排水溝渠非常臭,過往常淹水、全靠抽水站,當時決定三年內把它變成乾淨的運河,計畫、程序都複雜,且涉及十幾個局處,我當中港大排改造計畫的召集人親自操作,局處首長每月開會把進度訂出來,這是目前台灣最困難的|公私領域共同參與、跨局處的對話,以及整合介面。最近新莊副都心標出去的土地一坪二百卅多萬元,因為該計畫讓半個新莊徹底改造。其關鍵就在於跨局處協調,同時密集與市民交流、溝通,把新莊民眾帶進來、全民參與。

     同樣的方法也用在最棘手的地方|東石布袋,在三年前要解決地盤下陷問題,我們也提出總合治水方案,如果成功當地有可能成為全台最漂亮的地方。但為何這計畫迄今沒成?這計畫在中央,預算約一六一億、不算多,問題出在涉及部會眾多,部跟部、署跟署間甚至有些政策彼此矛盾!沒有人出面整合,自然行不通。

     高雄市一開始應先跟民間溝通,請個專業單位把整個治水綱要計畫做出來,不只包括水利工程,要從都市更新角度切入,然後開始跟民眾、跟環保團體溝通,把綱要計畫提出來逐步實施,讓未來的大高雄市民跟政府一起成長,如此淹水解決、公民素養提升,會發現所花的錢,遠比想像中少很多。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2010.10.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powe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