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經提過有關於都市更新的好處,除了舊屋換新屋及減免稅賦之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可以獲得政府的獎勵容積,也就是可以增加樓地板面積。 

那麼獎勵容積的「容積」指的又是甚麼呢?

 

在建築的名詞裡經常都會提到「容積率」和「建蔽率」。就定義上來說,容積率就是指建築物地面以上各層樓地板面積的總和與基地面積的比率;而建蔽率是指建築物投影面積與基地面積的比率。舉例來說:在台北市第四種住宅區的基地面積是1000坪,容積率是300%,建蔽率是50%,那麼這塊基地的最大的建築容積樓地板面積就是3000坪,而基地的最大建築面積則是500坪,也就是說建蔽率比率越低,留下的空地就越大;而建蔽率越高,則空地的面積就越小。不過說實話,對於住戶來說,建築的密度越高,居住品質的舒適度也就相對的降低了吧! 

 

一般來說,「建蔽率」與「容積率」的高低是和土地使用性質有關,依照土地法與平均地權條例規定,主管機關應依國家經濟政策、地方需要情形、土地所能提供使用的性質與區域計畫及都市計劃等規定,來編定各種土地的用途。不同的土地區分類別,能夠進駐的行業也有詳細規定。基本上,商業區的建蔽率和容積率最高,可以納入的行業別也最多,所以商業區的土地和房價也都會特別的高。

 

 

以下是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有關於建蔽率容積率庭院等規定一覽表,請各位參考!

 

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有關建蔽率容積率庭院等規定一覽表.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powe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